| ||||||
前 言 憂鬱症是繼癌症與愛滋病之後,成為廿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在台灣約有兩成的民眾罹患憂鬱症,直接影響其人際、工作、學業、家庭及生活品質。臨床上所說的憂鬱症不僅僅是「情緒沮喪」,而是一種醫學疾病,患者往往因為自己的忽略或一般人錯與「精神病」相提並論而不敢承認,錯失及早治癒的良機。憂鬱症若沒有正確的治療,不僅有8倍於一般人的自殺率,也會產生各種生理的身體疾病。近年來,因憂鬱症而自殺的相關報導與消息,也一再地提醒我們要正視憂鬱症的存在與治療。憂鬱症治療的途徑,除了傳統的正確用藥外,身心靈全人的關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身心靈是互為一體,本文從社會、心理及靈性層面來探討憂鬱症的相關問題,亦從預防及復健層面找出克服的途徑,期望能夠幫助憂鬱症患者走出憂鬱。 一、分析性心理治療: 將慣用消極或負面的心理防衛機轉調整成積極或正面的心理防衛機轉而使人際關係、自我信心與人生觀改善及減少壓力,之後經一段時日腦神經傳導物質愈趨平衡。例如慣用「投射」的心理防衛機轉容易造成人際關係不良,責怪別人、論斷、批評他人;「內射」為自責、自卑,容易造成自信心缺乏,則更一事無成,裹足不前。「退化」則顯得幼稚、衝動、唯樂主義、依賴、不成熟,會令人瞧不起。這些負面、消極的心理防衛機轉若過份地使用會反而帶來壓力。若調整成正面、積極的心理防衛機轉,如昇華、取代、感恩則可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提升自信心,化悲憤為力量,成熟穩健的生活態度則可以減輕身心壓力,改善憂鬱症狀。 二、信仰-教會功能: 從「精神醫學」的角度看基督教的教會有個別及團體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工作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環境治療等功用,也有社會支持之果效。例如學習「禱告」的功課,向上帝懺悔、傾訴、祈求、歌頌或讚美等,猶如心理分析性心理治療的第一階段患者向治療者的回溯性訴說,將自己過去的種種事故,內在的問題(老我)倒空傾吐出來,如同將陳舊腐朽的房屋摧殘、對付與破碎,準備讓它重新建立。「讀聖經」查考上帝的話語,可以獲得從上帝來的啟示、智慧亮光,而得到聖靈的幫助與教導,此亦猶如心理治療之中期階段,治療者(上帝)向患者(信徒)的解釋,協助患者認識自己一體兩面的優缺點後,而能重新得力,並有「舊事已過,一切都是新造的了」以及「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等的效果。 從「心身醫學」的角度來看基督教會有緩和及減輕個人生活壓力,而降低心身疾病之發生率。教會裡有許多團契或小組的緊密團體,可發揮社會的功能。基督教的教義,教導人要善表達Expression(包括了傾訴、交通與分享出來)內在的難處或壓力,而不要太掩飾或隱藏心裡的想法(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要坦然無懼的到神的面前來…只要有信不要怕),Regression(潛意識裡的壓抑)及Suppression(主動意識裡的壓抑)是消極、有害的,而Expression是積極、有益的。它表明了自己能夠接納個人的缺點,軟弱與有限的一面,也相信可以被醫治被遮掩被包容、被洗淨。基督教的整個神學思想中心是「愛」,教會裡也充滿了神的愛,使那些孤寂、軟弱、灰心、失望的人到神的面前來可以獲得安慰、扶持與醫治。基督教的教義不但要人學習謙卑、悔改、認罪,更重要的是要人尊重生命,感謝神賦予每個人經驗與環境,發揮神賜給每個人的價值、功用及潛力好讓神彰顯神在每個人身上的旨意與作為。因此基督徒在世上能夠披帶著神的愛,過一個滿有信心、喜樂與盼望的生活,在世上榮耀神的名。 三、身心的鬆弛與平衡: (1)有氧運動:每週三次即可,每次約20-40分鐘。但需要有運動前十分鐘的「暖身」,及運動後十分鐘的「冷卻」。平衡、協調性的及規律節奏性的運動,心跳需達到每分鐘110至120次心跳才會有效。有氧運動的項目包括:慢跑、跳繩、騎自行車、舉啞鈴、網球、羽毛球、桌球、回力球、游泳、韻律操、有氧舞蹈等都可以鬆弛身心緩和情緒,但切勿為獲得冠軍而過分拼命,反而變成耗氧運動,增加身心的壓力與緊張。 (2)吃東西:當面臨壓力時 ,一般人的潛意識會運用「投射」、「內射」、「退化」等等心理防衛機轉來保護「自我」的強度,以減少身心的壓力。嚼口香糖、檳榔、抽煙、吃零嘴亦滿足了「口慾」達到減輕焦慮之效果,但檳榔與抽煙對身體及周圍環境有傷害及污染之虞。兩個人吵架,一起吃一頓飯,把嘴巴一塞就沒事。在餐桌上談生意,一談就解決。週末全家人到外面餐館吃頓飯,輕輕鬆鬆地享受,也不必洗一大堆碗盤。 (3)看舊照片、聽老歌:看漫畫、卡通或以前看過的故事書、欣賞古蹟、參觀昔日的風土人情、文物等休閒活動,皆可以滿足「退化」心理防衛機轉的需求而解決壓力、舒暢身心、緩和情緒之功效。 (4)社會支持:朋友、夫妻、同事、同學、社團等皆是「社會支持」的來源對象,可以幫助或陪伴我們安然度過任何壓力與衝擊。嬰孩一出生即需要有社會化的生活,即「安全感」、「愛與歸屬感」等人類基本需求的滿足。母親是嬰兒最重要的社會支持的資源。關懷、扶持、看顧與幫助是社會支持的功能,導正我們成為積極、信心 、喜樂的生活態度。 (5)要常常喜樂:雖然內在的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會導致外在的情緒變化,而必須藉精神科醫師處方的藥物來調節、平衡,以緩和情緒。然而外在的情緒表現,亦會刺激腦皮質 而影響了內在生理荷爾蒙的改變。所以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戀愛中的女孩子長得特別漂亮(因為荷爾蒙改變),而且不容易感冒(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好)。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一天到晚沒事的無故煩惱,會使得腦皮質接受到負面的訊息而刺激腦下垂體分泌ACTH,再傳遞給腎上皮質層釋放過量的可體醇素,而產生骨質疏鬆症、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感冒等)、血糖高、胃酸高、血脂肪、膽固醇高、血鈣高(尿路結石)、血管硬化等慢性疾病。 四、社會支持之功效: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的理論與西元1976年由Cobb所倡導,他認為社會的支持包括了:愛、被愛與關懷、自尊心、價值感、人際間的相互施恩惠、彼此之間的瞭解,體恤及互相的溝通、聯繫等皆可以緩和生活的壓力,而減少疾病。 結 論 一、神愛世人: 神賜給人類維持體內恆定Homeostasis的能力,一旦人的身體遭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傷害,個人身體即總動員起來。連合神經生理的、內分泌的、免疫系統等各種生理的反應來應付身體的危機,藉以保護個體生命的完整。神也賦予人類心理上的Homeostasis 即各 種的心理防衛機轉來對付心理上的衝突或壓力,藉以獲得個體人格的完整 二、人類是與生俱有「靈魂體」的生命體: 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表達受了個人靈魂體之間的互動情況所影響。社會心理的壓力會導致身體健康受挑戰,身體生理的疾病也會影響到心情及導致情緒的變化。當一個人無緣無故生氣或心情沮喪、懊惱的時候,並不一定是靈性不好、信心軟弱或欠缺愛心,可能是體內荷爾蒙有了改變,或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而產生身不由己的情緒變化,若再連續兩週失眠,睡不好覺,則應該去請教「精神科」醫師,看門診,補充腦內所缺乏的神經傳導物質,以穩定情緒(非使用鎮靜劑),使心靈獲得平安與喜樂,身體抵抗力增加,自然減少各種疾病之困擾。 (本文作者為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