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明(嘉義水上)


 

有一次,教會安排青少年團契到教養中心做一日志工,除了安排活動帶領外,中午用餐時間所有人被分派不同的工作,有些人負責幫忙餵食一些行動不便且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朋友。吃過飯稍做休息時,我和幾個年輕人聊起這件事,有人說:「當我幫助餵食這些不能言語、無法行動的院童之後,感覺自己很幸福,因為想吃什麼可以自行處理,也可以自己決定要吃什麼,並且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拿筷子、拿湯匙吃飯,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這讓我想起在神學院讀書時,有一次參加學校團契的福音隊,前往澎湖協助幾間教會的福音事工。我被安排到將軍和望安這兩個離島的小地方。有一天在望安一間國小從事野外主日學時,一個八十幾歲的阿嬤,從家裡走了好幾公里的路程,沿路問人我們在哪裡,直到找到我們,然後將一包她親手剝的蚵仔送給我們;這些蚵仔是她老人家花了很多時間,用她瘦弱的雙手,從一顆一顆硬梆梆的牡蠣剝下來的,說是要給我們加菜。遞給我們之後,阿嬤就啟程走路回家了。

 

那天晚上,所有人吃著阿嬤親手剝的蚵仔,心中感動的說不出話來。那個味道,是幸福的滋味。

 

除了這位阿嬤送來的蚵仔,我對許多食物的味道也記憶深刻,例如:韭菜蛋花湯、包花生的紅龜粿……,每次想起這些滋味,總有一股幸福的念頭浮現。原來,記憶中這些味道,因添加了母親、家人愛的元素,而充滿了感動和幸福。

 

幸福是什麼?就是懂得用感恩的心去接受別人所給予的恩惠。當我們用心去體會,幸福的滋味就越濃厚。世上有多少人在被愛、被呵護的溫暖中成長,卻從來沒有嚐過幸福的滋味!原因是他們未曾用感恩的心去品嚐,以致於生命記憶裡缺少了幸福的滋味。

 

我們應時常提醒自己,用感恩的心體會上帝賜下的愛,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幸福,並常常活在幸福的光景中。猶如詩篇卅四篇8節所言:「你們要嚐嚐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當我們越深刻體會天父的愛,越懂得依靠祂,生命便能產生更多的能量,好面對不同的挑戰。

 

在此提供一份「幸福菜單」:

 

1.主菜──愛:約翰一書四章16節:「上帝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上帝裡面。」我們要懂得接受天父上帝的愛,每當我們呼吸、用耳朵聆聽、用舌頭嚐食物、用雙手觸摸、用心感受時,都能察覺天父的愛圍繞在身邊。

 

2.副菜──團契生活:上帝讓我們在團體之中經歷祂的愛;在團體之中,我們學習彼此相愛、互相接納、互相赦免,也彼此分擔、分享生命;與喜樂的人同歡喜、與悲傷的人同悲傷。因著彼此相愛的點點滴滴,串聯成一個愛網,使我們被圈在主的愛裡面。

 

3.調味料──喜樂、禱告與感謝: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提供了這三個調味料。「常常喜樂」:讓主掌管我的心,不讓環境控制我的心境;讓主耶穌所賜喜樂的泉水湧流在生命裡,就必有甘甜美味。「不住禱告」:與主連結,讓主的話語安慰我;記住禱告不是只有不斷地說,也需要聆聽,這就像鹽巴的功用,可以調和身心、防止心靈腐敗枯乾。「凡事謝恩」:大事感謝、小事感謝;擁有一顆感謝的心,便能看見生命中更多的恩典,將使我們更喜樂、更惜福,使生命如同添加香料般,餘味猶存。

 

祝福你時刻經歷主耶穌的恩典,擁有越來越多的幸福滋味!

 

【幸福練習】什麼味道使你感到幸福?這個味道又使你想起什麼人?讓我們以感恩的心來回想幸福的滋味,並打個電話、發e-mail或傳簡訊,向曾經幫助你品嚐幸福滋味的人表達感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