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雙膝不良於行,無法到處去之際,正好待在家替小女兒的補習班縫製窗簾。忽然,電話響了,是美國妹婿打來:「么弟邦興在越南過世了,詳情需再與他的工作夥伴聯絡才知道……」這當頭棒喝,猶如當初獲知母親驟逝的情景,讓我驚愕地跌坐沙發上,久久不能自己。「為什麼?他是老么,最年輕的反而先走?!」

 

十五年前,母親赴美和大弟同住,便把印鑑寄存在我這裡,老么不知從何得知,竟然每天早晚來電要印鑑;不給他,連粗話都罵出口。

 

我不堪其擾,但想想我們這些兄姊也著實沒有照顧好他;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扶養我們五個小孩,如今大家都安居樂業,只有么弟還需打拚,得照料尚就學和襁褓中的孩子……。「反正這些財產最終還是要給他的,能否保住就看他自己了!」我心想,因此便把母親的印鑑寄給他。

 

隔年,母親回台,發現么弟不但把母親繼承自外公的三幢樓房和兩塊建地變賣掉,連居住的台北榮星花園旁的公寓也耗盡,而舉家租屋在內湖。

 

母親一度埋怨我為何把印鑑給他,我回說:「誰叫您告訴他印鑑在我這裡,我有家庭,況且公公也在,哪容許他早晚電話騷擾!反正那些財產我們都不缺,到頭還是給他,保不住是他的命!」明知自己錯,但仍嘴硬,我想母親當時一定很心痛。

 

這件事也讓么弟被孤立了,除了大弟偶爾和他通e-mail,其他人都不跟他往來;只有母親過世時,才邀他赴美把母親的骨灰迎回台灣安葬。

 

么弟其實是自殺身亡。聽小姪女說,雖然么弟離婚在越南另娶(後來也離婚了),但作女兒的她還是會和他保持聯繫,每年生日都去電祝賀;唯獨今年,因有了小孩較忙碌,一時忘了爸爸的生日……。是否因無人祝賀,感覺人生乏味才自殺?雖然是個謎,但也讓我們這些活著的親人愧疚著。

 

一夜輾轉難眠,卻讓我憶起數個月前曾接獲一通電話,直呼小姪女的名字,聲音一聽就知道是么弟。但當時為了不與他有瓜葛,我回說:「你打錯了!」便立刻掛上電話。那通電話,竟是我姊弟倆最後的接觸!如今想來,是否當時他有困難又不知如何開口,故意假裝撥錯電話?如果我跟他聊,也許就能知道他的狀況,他就不會走上絕路。

 

我越想越懊悔,「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上帝啊!原諒我吧!對周遭的人,我一向都很關心,甚至連公園的小狗,我也照顧牠們,為何唯獨對自己的弟弟,竟如此的殘酷?在他需要幫助時,不肯伸出援手,甚至連基本的傾聽都做不到,真是罪惡!我懊悔莫及卻無法彌補。

 

先生是獨子,記得婆婆過世後,先生就不再與公公同桌吃飯,也不曾與他言談,總是避開他,冷戰持續好幾年。先生不能諒解公公年輕時經常玩樂到半夜,因那時住大宅院,婆婆怕驚醒長輩,常倚閭等門至半夜,隔天天未亮又必須起床打理一家大小和長輩的伙食;以前用柴火,長期勞心勞力才會得肝癌,因此先生認為公公應負最大的責任。

 

後來,公公生病,進出加護病房好幾回,我勸先生不要讓自己後悔一輩子。還好在公公過世前,他們父子倆和好,否則會抱憾終生,公公也會飲憾而死。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四章26節)朋友!忘卻你的憤怒吧!不可給魔鬼留地步,讓自己留下終生的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