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有福的人











 

主題:虛心的人


親愛的觀眾朋友 大家好 我是劉三
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節目
這個系列和大家來談論
福氣啦...誰是有福的人
福氣 福氣大家都愛福氣
我們常說福氣 福 祿 壽
有地位 有金錢 又長壽
凡事順利
子孫眾多既孝順又有成就
這都是福氣
其實許多我們認為的福氣 和我們沒有直接的關係
真的 你想想看我們說 多子多孫多福氣
子孫眾多很有福氣
欸 子孫眾多 與我們有直接的關係嗎
子孫有成就 與我們有直接的關係嗎
他有成就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
他有成就是他個人的事
他有成就加薪是加他的 又不會加到你的
他會賺錢 但我現在也吃不多 用不多
他賺很多錢
如果年輕時父母親會賺錢 那才是福氣 對吧
父母親會賺錢孩子們才能享用
你說我的子孫會賺錢 那哪能算是福氣
那是他家的事 怎能算是福氣
想想福氣都是心理作用
所以本系列想和大家談
其實很多福氣 本來就不是實質上的受益
有很多福氣 只不過是一種心理的感受
有很多福氣 是將來回到神那裡才能得到的
有很多福氣似乎目前無法得到
但是將來神會按照你所作的 親自回報給你
這才是真正的福氣
所以什麼人可以得到 天上的福氣以及世間的福氣
什麼人可以得到現在的福氣 還可以得到將來的福氣
我們來思考這個重要的話題
所以這個系列說<有福的人>
今天這一集首先和大家分享
誰是有福氣的人
聖經中耶穌有一次 帶領祂的門徒到山上
耶穌要他們坐下說
我告訴你們
在天國裡有各種你們現在 無法體會的我來告訴你們
這就是「登山寶訓」
耶穌帶著學生到山上
教導他們有關天國 而非世間的事
就好像是天國的學校
教導他們天國的知識
在過程中耶穌說到「八福」
但是除了這八項福氣以外
聖經還在其他地方常提到福氣
所以我也不提太多 怕大家聽膩了
林林總總先談20個福氣
大家慢慢聽
每次聽 都想想自己是否得到這個福氣
第一個福氣就是今天要談的
<虛心的人有福了>
一個謙卑的人
一個願意虛心學習的人 那你是很有福氣的人
這和現代人的想法 習慣 很不一樣
現代人如何
現代人是會吹噓的人有福氣會吹牛 會作廣告
善於自我推銷的人 你就有福氣
把自己吹捧得多厲害 多好...
如此錢就來了
這是現代人的想法
現代人在民主制度下
候選人宣稱我多棒 我多好
如果選上 我會如何為你服務
如果選上我 這城市會如何改變
如果選上我 將來國家會多好
吹噓 都在吹牛
這個時代制度
全社會 國際潮流 都是走向吹噓的路線
自我推銷
編織大餅作美夢
說將來一定會很好...
實際上根本沒有
聖經中耶穌早就說
我們應該要謙虛
我們做得到才說 做不到別說
聖經也教導我們 要看別人比自己強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 卻瞧不起別人
很多寫文章的人都有此傾向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
自古以來寫文章的人 都認為別人的文章是垃圾
我寫的最好
所以走藝術路線的人 常會有這毛病
作音樂的聽到別人作的音樂 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聽來似乎自己比較強
其實別人也覺得 他的作品沒什麼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
互相批評 互相競爭
為何藝術家較有這等情形
因為科技較精準
科學的東西比較客觀
你做到什麼程度都可以評估
所以誰較厲害不用爭辯
但是藝術卻沒有標準
你說哪一篇文章寫得好
這要看讀者
有人愛看這種文章
有人愛看那種文章
沒有絕對的標準
因此造成藝術家們認為
我畫的圖...這境界誰能比
歌手說這首歌我詮釋的方式 你大不如我
學藝術者因為沒有標準 可供評分
都是市場來決定何者較有價值
沒有絕對的標準
所以演變成彼此無法肯定對方
這就是現在的時代
自古以來都一樣
學藝術的 寫文章的 學音樂的 常會有這樣的毛病
人與人之間
當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時 我們就不肯認輸
你如果以絕對的標準
180比170高 這就是絕對的標準
這就不會有任何爭議
但是藝術則不然
它就讓人性中的不肯認輸
那份好競爭
那種無法謙卑的本性顯露無遺
所以有句話說 你這個人藝術家性格
這是什麼意思
意即你這個人不好相處
你這個人 或多或少會以自我為中心
說你這個人 不太能了解別人的感受
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想去作
那種感覺
活在自己的感受裡
所以若有人說你是藝術家性格
就是指好像整個世界地球 都是以你為中心而轉動
這就是人性
雖然你並非藝術家 但是我們都有這種本性
所以耶穌教導我們
你若要成為有福的人
就要調整自己
要願意當一個謙卑的人
但是有人矯枉過正變成自卑
謙卑和自卑不同嗎 差很多
謙卑的人是肯定自己 也肯定別人
自卑的人
只肯定別人卻不肯定自己 這是最大的差別
有人說聖經上說人要謙卑
人要謙虛...要虛心
我不了解自己是自卑還是謙卑/搞不清楚
其實很簡單
因為一個自卑的人
就是認為自己比較差 別人比較好 這是自卑
謙卑的人則認為別人很好 不過我也不錯
但是我也沒有比別人好
我不必比別人好 但是我也不錯
這就是一個謙卑的人
謙卑的人肯定自己的優點
承認自己的缺點
一個自卑的人總認為自己很差 都說自己不好
這變成自卑了
一個人無法肯定自己時 他會活得很辛苦
耶穌不是要我們當自卑的人
耶穌要我們當一個謙卑的人
我說個笑話
耶穌說 「虛心」的人有福了
不是說 「心虛」的人有福了
這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謙虛是因為他肯定自己
但是一個「心虛的人」
心如果虛 他是不會肯定自己
變成一種自卑感
感覺自己很沒用
感覺自己很沒有價值
所以首先要將這個分清楚
神要我們每個人都自我肯定
但也不是肯定自己到 驕傲的地步
不是自我肯定 卻將別人踩在腳下
不是自我肯定到趾高氣昂
哼 嘿
常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別人
不是
所以耶穌說 虛心的人有福了
為什麼
因為惟有人覺得自己還不夠...
知道不夠不是自我否定喔
是自我肯定
知道自己還需要學習
肯定知道這條路是我能走的路
那是一種自我肯定
但是我還有不足
所以還需要繼續往前行
這可以簡單說 就好比爬山
何謂「虛心」
就是你很清楚 這座山我一定要爬到頂峰
我非常肯定 就是這條路
但我承認現在還沒攻上山頂
所以前面仍有一段路 還得繼續走
這叫作「虛心」
一個虛心的人
肯定這條路就是他要走的路 他有一個自我肯定
一個自我肯定在心中 他知道並未走錯路
他並非走在十字路口說 慘了
是要走這條還是走這條 還是走那條
不是
所以說一個虛心的人有福了
他肯定人生的價值
他對人生自我的存在 抱持著肯定的態度
他對世間的美好
對人際關係
對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
他都抱持著肯定的態度
他認為對
就是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對 人生本來就辛苦
對 人生本來就有打擊
人生本來就會有意外
要活在世間 我就得勇敢堅強
我就是要學習 如何接受人生的考驗
這種態度叫作虛心
這態度會帶給一個人勇敢堅強
這種態度帶給一個人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無論發生何事 他都不會被擊倒
他會傷心 會喔
有時會喪志 但他會再爬起來
他不會遭受打擊就倒下
裁判數著一 二 三
數到十還起不來
數到一百還起不來
數到一千還是起不來 那就是失敗者
人生沒有失敗 並非你都不會跌倒
你看拳擊就知道
電影〈洛基〉一拳被擊中倒地
裁判開始數一 二 三
雖然很痛 但是仍然咬緊牙關爬起來
來 再來
看電視中他們爬起來 還會搖搖晃晃
可是仍然得想辦法 繼續堅持下去
人生就是這樣
一個虛心的人
承認自己不是擊不倒的人
有時也會倒下 但我會再爬起來
我會繼續奮鬥 直到人生的最後一秒
一個虛心的人
他才能接受人生的各種考驗
因為他明白還沒抵達目的地
還沒到不是一種自卑
不是否定現在的環境
是肯定現在環境雖然辛苦
但是這條路是對的 繼續往前走就對了這是很重要的態度
幫助我們繼續走人生的道路
休息片刻 稍候再繼續分享

謝謝回到劉三的節目
耶穌說誰有福氣呢
就是願意受教的人
虛心 受教
有一顆受教的心
願意來學習
知道自己不是完美的
承認自己不是永不失敗者
承認自己有缺點
但是相信即便有缺點 上帝還是愛我
抱持著一種對生命的肯定 對自我的肯定
但是肯定不是要達到一百分
我所有都一百分
我樣樣都很棒
哼 我很厲害
不是這樣
很多人這點不明白
有些人要他自我肯定
他一下就衝到一百分
說 我很厲害
你要他別太驕傲
他又一下子掉到地獄去 變成很自卑
這就是很多人無法拿捏得當
總在走在兩邊的極端
從最這邊到最那邊
這就是很多人無法了解 何謂真正的虛心
很多人將虛心當成...
最後變得很自卑無法自我接納
有一次有個孩子
這是實例 我妹妹告訴我的
有個孩子 家境很富裕
父母非常寵他
從小就常常肯定他
你好棒喔 你好厲害喔
我們通常說孩子就要這般教育
但是有時又過頭了
如何過頭呢
有一次
這孩子看到一位哥哥
這孩子國小三年級
父母對孩子有很大的期待
還送孩子學這學那
學打網球 學...
台灣現在的運動推廣得不錯
台灣的網球也很多人打職業的
因此有的父母就覺得 應該從小就栽培他打高爾夫球 打網球
各方面要跟上世界潮流
學網球也很好
可是這孩子 已經變成一個驕傲的小孩
他總覺得自己最棒
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厲害
他認為 我這個也會 那個也會
我很厲害
結果老師告訴他
你很厲害嗎
可是這個哥哥更厲害哦
這個哥哥... 是他另外一個打網球的學生
考上台灣大學 剛考上
高中畢業那年考上大學
所以老師就藉機會 教育這個國小三年級的孩子
他說你看這個大哥哥 人家很厲害
他考上台灣大學
因為這孩子才國小三年級
也不懂考上台灣最好的大學 有何了不起
他一知半解 不太了解
他就說 哼 什麼了不起
考上台灣大學很厲害喔
我會說英文啦 你會嗎
哇 這個孩子立刻自我炫耀
這是我們嘉義的鄉親
實在很可愛 很單純
他說大哥哥 你考上台灣大學很厲害哦
我也會說英文 我比較厲害
你會說英文嗎
當然這位大學生很謙卑
就說還好啦
大哥哥不是很會講
這就是比較謙虛 比較虛心
說比我厲害的還很多
這位老師在一旁看著心想
好小子 人家是考上台灣大學
你不知道那可是一流的人才
你還跟人家挑戰英文 你英文會說得他好嗎
你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孩子 會比台灣大學的好嗎
當然老師沒有真的講出來 他還是個孩子嘛
老師就笑著對他說 你也會說英文喔
對呀 我會講英文啊
哇 那講兩句來聽聽吧 你會說什麼英文 你說
我會說 This is a book.
那位台灣大學的孩子 不敢笑出來
因為This is a book. 這當然是英文
但這是最初級的英文
對一個考上台灣大學的人
你向他嗆說 我會講This is a book.
你會說什麼
不會回答
說我不會說
你用這句話問我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你
被問得愣住了


這一句話
可能阿嬤有到附近學校 上英文課的
第一堂課就是 This is a book.
我舉這個真實的例子就是說
人有時因欠缺對生命的謙卑
欠缺對生命的了解
而變成一個驕傲的人
因為父母告訴你 你很厲害 你很棒
無形中以為全世界你最厲害
從好的方面講 這孩子有很好的自我肯定
但從另外的角度看
可能會擔心 這孩子的自我肯定是否過度了
自我肯定得不知天高地厚
他對世界沒有完全的了解
耶穌教導我們
對生命要永遠抱持學習的心態
我不曾經歷過
一旦遇上
上帝 你給我出這個難題
雖然不高興 但我仍然會欣然接受
虛心
你的生命如果有這般態度 你就有福氣了
因為你的人生會學到 很多別人學不到的東西
但是有很多人不是這般
許多人遇到艱苦
就認為 為何會是我
不公平
為何會是我
常常說「為什麼是我」的人
就是沒有自我肯定
真的 你記住劉三說的這句話
一個人如果認為 為何我這麼倒楣 為何都是我
代表這個人的自我肯定很差
因為他認為上天對他不公平
應該是別人
不應該是我
這樣的人就是沒有虛心嘛
對吧
這樣的人認為我比別人好 至少我不比別人差
為何我會遇到這樣的事
所以他有一種假設
我這樣的人應該是一個平凡人
應該凡事都順利

直到壽終正寢
他認為他的人生應該如此
這就是沒有虛心
一個真正謙虛的人
要承認不知道明天會如何
我不知未來會如何
因為那都不是我所能掌控的
生命不在我手中
你如果有這種虛心的態度
你就不會問為何是我 我怎麼這樣倒楣
親愛的朋友
人生真的要有一個謙虛的態度
人生不是你在作主
事情臨到你 我們就要虛心去接受
去學習
這種態度才會為你的人生 帶來真正的福氣
下一集請繼續收看 謝謝

森林浴


<不講不爽快>
現代人很重視健康 要養生
但最主要的方式不在飲食
健康食品都非常昂貴
其實有一個方式
你若親近大自然
做一回森林浴 很棒
你不禁要問 究竟何為「森林浴」
經常聽人提起 招牌上也寫著「森林浴」
它究竟是什麼東西
來 今天邀請一位很喜歡 做這事的牧師跟大家分享
來 請先向觀眾問安
觀眾朋友 大家好
我是高雄左營國中對面 喜樂教會的蔡牧師
歡迎有空來泡茶
你要改口說 歡迎有空來做森林浴
你在左營 哪裡有森林浴呢
高鐵經過之處 要到哪裡去做森林浴呢
請介紹一下
在我們那裡我最喜歡去的一個 很快就能抵達的地方
不需要花好幾天的時間 對 兩個小時就可以抵達了
叫作藤枝
藤枝在日據時期就有了
它現在是國家森林遊樂區
坐落於高雄縣嗎
在高雄縣六龜鄉再往上走
在六龜育幼院那裡嗎
對 過了六龜育幼院之後 再往山上走
很近
你所謂的森林浴 是到山林中洗澡嗎
何為「森林浴」
森林浴就是到山林裡呼吸空氣
不單是用鼻子呼吸而已
而是你全身的肌膚也都吸收
不用脫衣服嗎
不用 自然就會吸收
你沉浸在空氣中就會吸收
吸收的東西叫作「芬多精」
那是每一種樹木都有
還是某一種樹木才會有呢
應該是每一種樹都有
但高山上樹木散發的芬多精...
-會比較豐富 -品質可能比較好
吸收芬多精後會如何
-身體會健康嗎 -心情會很好
真的嗎
吸入的芬多精會刺激大腦 分泌一些快樂的東西嗎
不止如此而已 它可能還具有療效
什麼療效
我曾有一個經驗就是
喉嚨有些不舒服似乎要感冒了
正好我安排一個行程去那裡
在那裡兩天一夜
都沉浸在芬多精的森林浴中 下山時感冒就好了
-你在森林裡要走好幾個小時嗎 -不用
坐在那裡聊天 泡茶就好了
住在那裡
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喉嚨也不痛了
-園區內有步道吧 -有的
走一趟大約要多久
-它有ABC三條步道路線 -亦即短 中 長途皆有
有一個多小時 二個多小時 三個多小時
三個多小時要走到哪裡
-豈不走到台東了 -那要看你的體力
走下去看瀑布 再走上來
還有瀑布喔
有的 走陡峭的山路去看瀑布 再按原路走上來
你走過那條路線嗎
那條路線我不敢走
我覺得自己的體力沒那麼好
所以走那一趟會很累吧
對 因它的垂直高度落差很大
-那就真的在爬山了 -對...
因為我每次去都有任務在身
所以不敢太耗費體力
都是去開會還是...
我是帶弟兄姊妹去聚會
所以你們去那裡聚會 和在教會聚會有何不同
在那裡大家的心情比較輕鬆
大家在一起不論談什麼話題
會比較敞開 心胸較寬廣
-比較沒有防衛 -對...
若經常如此 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所以夫妻若去那裡培養感情 -甚好
-彼此有何不滿就到那裡談一談 -對...
所以在森林中漫步做森林浴 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情緒也有幫助
我個人的感覺是吸收芬多精 其實對我們的生理有所幫助
所以不僅是心情而已 也包括身體方面
因著你吸收的芬多精 會帶來細胞活化
是 我知道有一位朋友
他太太退休時身體已經很弱了
退休之後就住在管理區
他在那裡擔任森林管理員義工
所以我們若去那裡當義工 可以住在那裡嗎
對 她在那裡住一年 身體也健壯起來了
-住一年 -在那裡做義工一年
義工在那裡做什麼 撿垃圾嗎
掃樹葉
我想這是真的 親近大自然
我們的身體 自然而然就會愈來愈健壯
我看你改天就找蔡牧師 他知道路怎麼走
讓他帶你去好地方
謝謝大家 謝謝蔡牧師
謝謝

* 本字幕稿僅供個人參考,未經同意與授權,切勿直接或間接移做其他出版用途,以免侵權。


 


另一個不錯的講道


 


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courses/chapter.php?id=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