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wing love is not always easy,
but it is always the right thing to do.
表達愛並不容易,
但卻是做對的事.
~~我常常受到別人的傷害~
某某:牧師,我常常受到別人的傷害,
使我非常的氣憤。
可是聖經又說要原諒人赦免人,
甚至耶穌說要赦免70個7次,
這怎麼可能啊!
那是490次ㄝ!我不到五次就爆了~~~~
牧師:說真的,我也常常被激怒。
有一次我騎機車在馬路上跑,我騎在外線道,
有輛車要超車,就給我叭,
一方面他的喇叭很大聲,二方面我很容易被嚇到,
我很沒膽,連電視的恐怖片我都不敢看。
當我被嚇到時,心理就很不舒服,
他如果還連續給我叭,我就也很想要罵人。
要赦免一個常常傷害我們的人,確實不容易。
硬要壓抑,更難。
但如果我們了解耶穌講這話的涵意,
就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赦免。至少也會不斷的進步。
首先要了解耶穌這句話並不是在說次數的問題,
並不是要我們拿個算盤或電子計算機,
然後告訴對方說:
“ㄝ!我告訴你喔~~~
你已經傷害我10次了喔~~~
100次了喔~~~
300次了喔~~~
490次了喔~~~
我鄭重的警告你喔~~
我已經照聖經耶穌的教導,原諒你70個7次了喔~~~~
你若再犯到我一次,
你看我怎樣對付你~~~給我走著瞧~~~“
當耶穌的學生彼得問耶穌說: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
到七次可以嗎?”
彼得是個猶太人,當時猶太人老師的教導,
若有人得罪你,
要饒恕對方三次,第四次就可以不饒恕。
甚至於認為上帝饒恕罪人三次,第四次就要施行懲罰。
所以當彼得對耶穌說:
“到七次可以嗎?”
他自認為已經相當夠進步,
因為他把猶太人老師的教導增加了一倍,
而且還漂亮的加了一次。
他等著耶穌給他讚美,但沒想到耶穌卻回答說:
“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馬太福音18章21~22節〉
耶穌這句話不是個次數的問題,
乃是心態的問題,要做到完全赦免的工作。
真正的原諒對方,沒有次數的限制。
如何讓自己真正的原諒對方呢?
一、不記恨:
不記恨對方的惡。
當我們受傷害時,最常有的一種反應是,恨。
記恨一個人,其實是不斷的在傷害自己,
而對方根本不知道。
對方其實只傷害我們一次,但因著我們記恨對方,
卻傷害自己數十次。
恨綑綁著我們,使我們不但不能赦免別人,
還不斷的傷害自己。
放下恨,是赦免的第一個很重要的動作。
二、不拒絕:
不拒絕對方的善。
我們受傷害,最常有的另一種反應是,
拒絕這個人,即使他有什麼好。
我們常很容易為反對而反對,開始否定對方的優點,
拒絕對方的善意。
在自己與對方之間,築起了一道圍牆。
而當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不小心傷害我們,
我們就築起了層層的圍牆,表面上是保護自己,
事實上是封閉自己,使自己成為自愛自憐的人。
赦免的第二個很重要的動作,
不拒絕對方的善意,不築起自己與對方之間的圍牆。
三、接納對方:
接納對方也是接納自己。
接納對方是上帝所安排,要在身邊磨練我們的人;
如此就能接納自己現在要接受上帝的一些計畫。
身邊有良師益友,常能讓我們得安慰、鼓勵,
享受人生美麗的歷程。
但有時身邊有些尖銳的人物,
常有兩樣意義:
一是上帝要我們做反省的工作,
自己是不是也常如此刺傷人而不自知呢?
聖經說:
“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
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
舌頭那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樹林。”
〈雅各書3章5~8節〉
聖經要我們學習能控制舌頭。
二是上帝要我們學習更強壯一點,
不要太輕易受傷害,好像很脆弱的人一樣。
玻璃的藝術品,外觀很漂亮,但總是不堪一擊。
上帝要我們在各樣的考驗中,
磨練自己成為更強壯的人,不那麼容易受傷。
猛火難受,但卻使含雜質的金礦,被提煉成純金。
如聖經說: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
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約伯記23章10節〉
考驗與磨練,是成長必經的歷練,
而上帝樂意看到我們生命有成長。
赦免的第三個很重要的動作,就是接納。
接納這個傷害我們的人是上帝安排的,
因上帝在我們的身上有計畫,要藉此磨練我們,
使我們的生命成長。
當我們知道赦免不是次數的問題,
而是一種生命態度時,雖不容易做到,
但卻有方向學習,使這艱難的工作,成為可能。
如果我們能嘗試,不記恨,不拒絕,接納對方。
能做到這三點,其實就很容易赦免人了。
而能赦免人也才能真正愛人。
加油喔!
靠著神,你一定能赦免人!
郭牧師